繁体版

一次次捐赠,见证了常州籍台胞的家乡情

2017-03-20 07:41来源:常州晚报字号:       转发 打印

  常报全媒体讯 近日,市委台办干部陈士行正在整理近30年来他在台办工作的点点滴滴。据他介绍,台胞来常州探亲开始于1987年年底。台胞们在回常州探亲期间,被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的真情实意所感动,许多台胞在看到家乡还比较落后时,萌发出用捐款赠物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真情,以此报效桑梓,造福乡亲。

   A、最早,台胞的捐款大都用于修桥铺路 

  根据档案资料记载,我市首例涉台捐赠发生在当时的金坛县儒林镇。

  1988年4月30日下午临下班前,一男一女两位台胞来到市委台办,恳请帮助寻找亲人,只记得自己老家在“汤住村”。陈士行和时任市台胞接待站站长俞企炜、武进县台胞接待站站长刘旭善,按照梅女士所说地址的谐音,驾车沿路寻找、沿路问询,费尽口舌历经艰辛,终于在第二天凌晨在金坛县儒林镇寻到了汤住村。后来,这两位台胞捐给镇里2000美元,用于修建乡村道路。

  陈士行介绍,早期台胞的捐款大都用在为老家建基础设施上。溧阳前马乡花头嘴村的台胞宋和春,先后四次向村民委员会捐赠2000美元和1000元人民币,铺筑了一条从村口通至乡间近3公里长的机耕道路。

  1988年9月,溧阳上沛镇上庙村的台胞施祥庆回乡探亲,看到本村村民们还在用井水或溪水,便捐款人民币1.8万元,为村民们安装了自来水管道。

   B、更多的台胞,开始资助文教和社会福利事业 

  相关档案记载, 武进的涉台捐赠,开始阶段比较多的是用于改善家乡的文教和社会福利等事业。当时崔桥乡崔丰村台胞陆凤林,曾在台北经营一家饭馆,生意颇为兴隆。陆凤林第一次回乡探亲时,就向乡政府捐款人民币1.4万元,1988年底第二次回乡探亲时,又捐款建文化活动中心。后来于1990年4月和10月两次给乡政府捐款10万元人民币。

  1990年5月12日,由金坛县后阳乡思模村台胞王汉吾设立的“王氏教育奖助学金基金会理事会”正式成立并首次举行发放仪式。时年64岁的王汉吾,1949年去台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王氏教育奖助学金的基金总额为一万美元,由王汉吾每年在台湾汇给理事会500-1000美元,逐年资助。除此,王汉吾还资助本村小学翻建了一座新校舍。这是我市首例台胞捐款设立的教育基金。

   C、他很节俭,却对故乡教育事业一掷千金 

  1998年5月,朱元琮先生在国英小学亲手种下5棵广玉兰树

  1995年初,台胞朱元琮在回乡探亲时,看到母校已很陈旧,便捐赠12万美元建造塘桥小学(现改名为常州新北区国英小学)。朱元琮,字仲瑜,原常州北门外三井乡塘桥村人,幼年在塘桥小学读书,1949年赴台。

  据陈士行回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后,台胞对家乡教育的捐助越来越大。2001年7月17日,时年86岁的我市去台人员羊宗达先生向武进市牛塘镇卢家巷小学捐款50万元人民币,以其伯父的名字设立了羊仲祺教育基金。

  2001年7月,羊宗达先生向武进市牛塘镇卢家巷小学捐款50万元人民币

  1997年8月25、26日,武进市前黄、寨桥两个乡镇举行隆重而又简朴的汤锦文捐赠仪式,台胞汤锦文,倾其毕生积蓄捐款600万元新台币(当时约合人民币200万元),用于资助前黄中学“锦文馆”和寨桥中学“锦凤楼”的建设。

  其实,汤锦文的“吝啬”在台北市武进同乡会中是出了名的。台湾有穿木屐的习俗,有的人一只木屐坏了,就把它扔掉,汤锦文就到街上去拾一只好的,再过几天又去捡另一只好的,配成一对使用。如此节俭,但他对故乡的教育事业却一掷千金。

  D、这位台胞20年捐了2000多万 

  曹仲植,1911年11月生于常州,1949年举家赴台,他开办的“南昌行”同年在基隆复业,次年迁到台北。曹仲植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经营的进口奶粉成为台湾第一大规模。1977年,曹仲植出资3000万元新台币设立了台北曹仲植基金会,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以捐赠轮椅帮助台湾地区肢体残疾人士。

  1988年,曹仲植首次回到家乡常州探亲时,就有了捐赠轮椅给常州市红十字会的念头。1990年,曹仲植首次向家乡常州捐赠了第一批轮椅共136辆。从此之后,曹仲植又数次向常州捐助轮椅。而且,他把捐赠范围扩大到全国,捐赠总价值达2000多万元。

  吕洪涛 沈韦钧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