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两岸石化合作区:以资源优化配置助推高质量发展

2018-12-12 09:34来源:扬州市台办字号:       转发 打印

  江苏省台办政府网站12月12日讯 当前,面对日渐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传统大投入、大产出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已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近年来,海峡两岸(扬州)绿色石化产业合作区扬州化工园区积极顺应新形势,主动适应新常态,严守园区规划红线和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坚持创新提升与挖潜增效“两手抓”,一手抓优质产业项目引进,一手抓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 

  远东集团是台湾第三大企业集团,自2008年在合作区落户项目以来,截至目前已在扬州化工园区投资建设了亚东石化、远东联石化、通达气体3家台企,累计投资逾13亿美元,占远东集团在华东地区总投资额的一半以上,成为其在大陆地区最重要的生产基地。近几年,远东集团高度重视集约发展,通过积极引入大陆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不断提升自身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企业产出效益不断提高。“我们3家企业的投资强度都比较大,大概达到700万元/亩;今年可实现营收约40亿元,税前净利润近4亿元。”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在鼓励现有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投资强度的同时,扬州化工园区从源头抓起,对新入园项目严格把关,坚持项目准入“高门槛”不动摇。同时,出台扬州化工园区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实施意见,坚持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抓手,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围绕化工园区特点,我们主要抓两个方面工作,一是严把新项目关, 

  新项目总投资额要在3亿元以上;二是严把固投关,新项目必须达到350万元/亩,并签订入园协议,开票销售500万元/亩,亩均税收20万元。”园区国土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提高入园门槛基础上,国土部门严格落实江苏省定额用地指标和弹性出让缩短年限新的供地方式,使入园项目做到既符合产业规划,又高效率使用土地。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面对入园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园区自身发展的创新需要,扬州化工园区与南京大学紧密合作,以合作共建的模式建成南京大学扬州化学化工研究院。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园区特色产业和企业技术需求,积极开展技术开发、专业测试和技术服务等创新工作,为园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为加快园区集约发展保驾护航。“研究院成立后,先后与园区企业联合承担省市各级科技项目30多项,与园区联合申请成立省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2家,累计服务园区企业100多次,累计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7项已获得授权。”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科优势,积极为园区相关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服务。 

  坚持集约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规划约束。扬州化工园区始终严守规划红线,严格控制发展区域,把化工园区产业规划用地面积由22.57平方公里缩减至9.3平方公里,并不断完善园区规划管理办法、项目选址管理办法,严格项目安全距离审查,推动规划更加合理高效。“入园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化工园区产业发展方向,重点筛选国家鼓励类项目入园,坚决杜绝限制类、淘汰类项目落户;同时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入园项目在土地利用、工艺水平、安全环保、能源消耗、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园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将重点引进技术门槛高、市场前景好、安全环保优的项目,严格执行项目入园专家预评审制度,对所有招商引资项目、拟进园建设项目进行评审。同时,严格专家预审、部门联审、主任办公会决策的项目入园程序,在更大范围征求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仪征市台办  陈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