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大舞台成就大梦想

2019-07-23 13:27来源:淮安市台办字号:       转发 打印

——淮安颖益机械有限公司管理部副理李紫瑄的“淮安情结”

  江苏省台办政府网站7月23日讯 “世界那么大,勇敢走出去,才会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量。”2015年“登陆”淮安的“90后”台青李紫瑄,已迅速融入当地生活,她就职的淮安颖益机械有限公司也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下了根。在李紫瑄的讲述中,笔者看到了一名台湾青年北上大陆、落地淮安,努力描绘自己事业与生活的奋斗图卷。 

  台青“登陆”:是机遇也是挑战 

  李紫瑄出生于1991年。2012年,她从台湾长荣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决定放弃在台湾过“小确幸”的生活,来大陆寻找机遇、迎接挑战,在广阔空间里追寻大梦想。 

  毫无疑问,对当时刚满20岁的她来说,这是一个“未知”的未来。她回忆道,父亲2006年在大陆开办工厂,一办就是这么多年,大陆到底拥有怎样的魅力让父亲不愿离开?怀着这样的好奇,李紫瑄来到大陆,“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能待多久,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机会。” 

  中山大学是李紫瑄在大陆的第一站。“读研究生期间,我学的是工商管理,这个专业的好处,就是未来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能够快速地融入公司。”她说,2015年毕业后,自己就在当地一家从事铝材加工的台企工作。至于为何来到淮安,她说:“是‘父命难违’,也是‘命中注定’。” 

  李紫瑄父亲的企业从昆山搬到淮安,并于2014年破土动工,2015年底工厂建成。但当时有个难题出现了——招工难。无奈之下,父亲向身在广州的女儿求助,“来淮安帮我吧!”李紫瑄考虑了一阵子,最终还是辞了工作,打包行李,订了一张飞往淮安的机票。 

  2015年的冬天,淮安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降温,这可苦了出生在台湾高雄的李紫瑄。对于常年生活在热带的她来说,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是靠电热毯、老棉鞋、厚棉裤来度日。“在台湾也好,在广州也罢,冬天都是只穿一条裤子的,什么‘秋衣’‘秋裤’的,穿了别人会笑话的。”李紫瑄说,那年冬天,也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脚上长了冻疮。冻得受不了的李紫瑄,在工厂附近的保滩集市上花20元买了一双棉鞋,至今都难以忘记双脚踩进去的那种温暖。 

  “虽然冬天很冷,但在淮安,我第一次看见下雪,白茫茫的一片,真美!”李紫瑄坦言,在淮安生活的这三年多时间,有太多惊喜、太多收获。 

  “归零”心态:一切从头开始 

  李紫瑄说,台青出来闯荡要有“归零”心态,一方面不要被外界影响,带着偏见和先入为主的观念了解大陆;另一方面不要被过往的经历绑住,要多学习新的东西,“先把自己变成一张白纸,才能看得更清楚,也更容易去发挥自己的优势”。 

  颖益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防震机械脚设计制造的企业。但这对学习工商和外贸的李紫瑄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特别合适的舞台。作为管理部副理,李紫瑄要参与企业除设计外的全部工作,“设计方面的工作主要由我父亲负责,剩下的财务、生产、人事等工作我都要参与。有些工作在学校学过,还是蛮得心应手的。但对于专业性很强的一线生产工作,一开始我感觉一头雾水”。 

  生产中最常碰到的问题就是加工问题。对于精准度要求很高的机械制造业来说,产品尺寸稍有误差就可能要作报废处理。如果报废率太高,那么自然会降低企业的效益。如何在合理范围内“变废为宝”,把快报废的产品重新加工成合格品?这是摆在李紫瑄面前的难题。李紫瑄说,为学习了解机械制造业,自己经常在车间跟着工人师傅学习如何加工、如何切割,甚至还学会了驾驶叉车。几年来,一个又一个难题在她手里迎刃而解,带领企业创下较好的业绩。 

  除了生产,销售也是企业的命脉之一。近来,受市场影响,颖益机械订单量也受到冲击。对此,李紫瑄并不担心。“放心,我们有‘秘密武器’啊!”她笑着说。在建厂之初,企业在环保方面就投入五六十万元,使喷漆作业成功通过环评。“产品喷水漆会影响美观,所以我们用的是油漆,凭着这个技术争取到很多外加工订单。这不仅弥补了订单损失,还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利润。”李紫瑄的言语中流露着成就感和自豪感。她说,目前接洽的企业有好几家,正在试做样品,“如果成功下单,我们今年的营业额就能够实现翻倍”。 

  在员工们看来,李紫瑄是最亲民的“企二代”。他们说,李紫瑄虽然是小李总,但从来不会摆出老总的架势,常和员工们打成一片,愿意听取不同意见。平时,她十分关心员工的生活,当遇到有人生病住院或家庭遇到困难时,都要亲自或委托工会及时送上关怀。几年来,李紫瑄坚持和员工同吃大食堂,不断改进伙食,在员工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 

  入乡随俗:淮安是第二故乡 

  “台湾的冬至是吃汤圆,来淮安之后,我才知道这边是吃饺子。现在,我已经学会包饺子了!”李紫瑄说。 

  在淮安的几年时间,李紫瑄过得可谓如鱼得水。在她看来,相较于广州,淮安更适合台湾人生活。“我真是太喜欢吃这里的淮扬菜了,尤其是狮子头,一次能吃好几个。还有淮安茶馓,我每次回去,台湾的朋友都会让我带些给他们。”说到淮安特色美食,李紫瑄如数家珍。在淮期间,只要有空,她就会四处寻找美食,去朱桥品甲鱼羹、到钦工尝肉圆、赴平桥吃豆腐……现在,李紫瑄还抽空跟着食堂师傅学做淮扬菜。 

  2017年,随着在淮台青的不断增多,在市台办的支持下,淮安台协青年会(简称台青会)正式成立。作为较早来到淮安的台青,当年,李紫瑄被评为第十一届涟水县“优秀青年标兵”;次年,又当选台青会副会长。两年来,她多次参与台商与政府部门间的交流座谈,积极组织在淮台湾青年企业家参加,让台青能够与政府部门有更多的接触与交流,也让政府部门了解台青的需要,为淮安台资高地建设和淮台交流合作作出贡献。 

  “我也很感谢这个平台,给了我们台青很多的交流机会,现在我们经常聚会,很有家的感觉!”李紫瑄说,台青会组织的掼蛋比赛、骑行等活动,备受大家青睐。 

  人要入乡随俗,企业也是如此。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许多台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得到更好的发展。颖益机械也不例外。李紫瑄告诉记者,这几年,她一直致力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大设备投入,从传统生产向半自动化转变。在她看来,近年来,大陆为台青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大大方便了台青在大陆的生活、求学、就业与创业等。特别是大陆31条惠及台胞措施出台之后,淮安也推出了惠台58条政策,真正把“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落实到位,让台青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我们真的是赶上了好时代,企业在大陆发展能够获得更多红利。其中仅今年的减税降费,就给我们省下了将近20万元。”李紫瑄感慨道。 

  这几年,淮安的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更让李紫瑄感叹不已。“交通越来越方便,从台湾飞过来,机场离企业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她笑称,今年底,高铁开通将为淮安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对企业而言,也要抓住这次机遇更上层楼。 

  “现在,淮安是我第二故乡,未来也没离开的打算。”2017年,李紫瑄已在淮安买了房,准备扎根淮安。孔雪 何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