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让台湾舅舅叶落归根 苏州家人领他回家

2018-10-22 08:39来源:姑苏晚报字号:       转发 打印
   
  台湾志愿者刘德文向钱荣转交陈必寿的骨灰。照片由新庄社区提供。

  本报记者管有明

  前天晚上8时许,一架由台湾起航的客机降落在苏南硕放国际机场。随后,台湾的志愿者刘德文带着陈必寿的骨灰来到机场乘客出口处。此时,已在机场等候了近两小时的钱荣和两个弟弟激动地流下了热泪,马上迎了上去。妈妈,我们已接“到了台湾的大舅。”尽管妈妈也已去世6年,钱荣在心里还是忍不住默默地对妈妈这样说。因为他始终没有忘记,把陈必寿接回来,这是他妈妈临终前的遗愿。

  1945年他和家人失去联系

  失联36年后终于有了消息

  “小时候开始,我就知道全家人一直在找大舅。现在有消息了,却已是骨灰。”前天上午,姑苏区虎丘街道新庄社区居民钱荣拿起舅舅陈必寿30多年前的三四十封来信,眼睛再次红了起来。

  钱荣的妈妈叫陈必翠,1945年时她只有2岁,大哥陈必寿从老家盐城去上海投亲,准备在那里打工,没想到从此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系。陈必翠有兄弟姐妹8人,她排行老八;陈必寿排行老二,也是兄弟姐妹中最大的男丁,所以钱荣一直称他为大舅。

  日子一天天过去,找到陈必寿的概率也越来越小。钱荣的外公外婆、舅舅阿姨谁都没有放弃。1980年,钱荣跟着父母从盐城来到苏州定居。1981年,盐城老家的一位乡亲周先生偶然得知自己的哥哥在台湾,双方取得了联系。“陈必寿会不会也在台湾?”于是,钱荣的家人委托周先生的哥哥帮忙寻找,结果在同乡会的帮助下,在高雄还真的发现有陈必寿这个人。但是,陈必寿却有些不解,“苏州也有亲戚?会不会弄错了?”

  虽然内心有疑惑,但陈必寿还是乘车500公里来到周先生的哥哥家。对方拿出了陈必翠的亲笔信,上面有陈必寿的父母及兄弟姐妹8人的相关信息。此时,他终于相信家人找到了自己。此时,他已与家人失联36年。

  三年里寄来三四十封信件

  字里行间流露出思乡之情

  “必翠胞妹:今天是中秋节,这里的习俗,和我们老家是一样的,家家亲人皆团聚在一起。我看在眼里,心却更加痛苦,百感交集……”此后近三年时间里,陈必寿几乎每个月都会给苏州和盐城的家人写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特别是到了重要节日,思念也更加强烈。

  那个时候,陈必寿和家人之间的来往信件,都经由一位香港朋友转寄,钱荣和家人接到陈必寿信件时,往往距离写信的日子过去几个月了。即便如此,每每收到陈必寿的来信,家人都欣喜万千。但这种欣喜却在1984年突然中断。此后,家人再也没有接到他的来信,也不知道他在台湾发生了什么。

  陈必寿寄来的这三四十封信,钱荣还完好地保存着。如今,这些信的纸张已经泛黄,隐隐还残留着泪水的痕迹。钱荣说,妈妈特别想念大舅,盼望能早日团聚,以前经常一遍遍看他的来信。2012年,陈必翠去世前,还特别拉着大儿子钱荣的手,“大舅在台湾,不管还在不在世,你一定要想办法把他找回来。”

  家人去台湾五次都没找到

  志愿者帮忙终把他领回家

  近几年来,钱荣的家人先后五次去台湾寻亲,凭借着当初信里所写的点滴信息,一路寻找,但都没有结果。今年6月,他们在相关单位的帮助下,联系了台湾的志愿者刘德文,请他帮忙寻找陈必寿在台湾的消息。7月16日,终于从台湾传来了最新进展:已找到陈必寿的骨灰。

  “一开始我们并不相信这是真的,后来,通过骨灰盒上的照片,才确认是真的。”钱荣说,直到这时,他们才通过刘德文查证,发现陈必寿早在1993年就已离世。在1984年后,他因为患病做手术等原因,就再没给家人写信。陈必寿在台湾一直未娶妻生子,最终在一家养老院去世。

  找到了陈必寿的骨灰,家人抓紧办理相关手续,准备领取他的骨灰回乡,让他落叶归根。如今,陈必寿的8个兄弟姐妹中,只剩下今年已80岁的老四陈必珍,老人迫不及待地想去台湾,“接”哥哥回家。最终,家人们商定,还是请刘德文帮忙把陈必寿的骨灰送到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由钱荣带着两个弟弟接机,再带着陈必寿的骨灰回老家安葬。

  前天上午,记者看到钱荣时,他正在家里整理跟陈必寿有关的物品。其中,有信件,还有陈必寿当年寄回来的照片等。今天一大早,我特“地去一家老字号,买了两盒重阳糕。重阳节刚过,在大舅的新坟上祭拜一下。”说起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大舅,他的眼泪又涌了出来。最终,让他和家人欣慰的是,大舅终于“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