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血浓于水,阜宁孔荡大爱村见证两岸同胞情

2017-05-17 07:25来源:盐城新闻网字号:       转发 打印

  “活了一大把年纪,从没想过还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楼房,真是睡着又笑醒了……”5月14日清晨,83岁的孔宪庚老人望着板湖镇孔荡大爱村工地上的倒计时牌,乐滋滋地说道,“再有一个月,我们孔荡村受灾的老百姓就可以搬进新房了。这可是台湾同胞参与援建的!”

  2016年6月23日,阜宁发生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组织人员迅速赶赴灾区,捐赠急需物资,进行心理辅导,积极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进入灾后重建阶段,该基金会主动与阜宁县政府达成援建板湖镇孔荡大爱村协议,并于当年1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孔荡村居民以孔姓为主,多为孔子后裔。在项目开工仪式上,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副总执行长林碧玉表示,血浓于水,两岸同胞同宗同源,骨肉相连。在孔荡援建大爱村,希望把爱送到乡亲们身边,不断弘扬扶危济困的精神和孔子仁爱的思想,让中华文化传扬千古。

  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是第一家获国务院批准的由境外非营利组织所成立的全国性基金会,曾先后援建过汶川、雅安等地震灾区。

  慈济基金会不仅捐资援助,而且还组织人员直接参与到大爱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中去。“楼房外墙采用‘洗石子’工艺处理,可保证50年不开裂,并且多年后仍能保持最初完工时的样貌。”顺着台湾施工队负责人杨成森手指的方向,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灰白相间的小石子墙面,风格质朴而自然,轻轻触摸平整圆润,即使墙角处都没有拉刺感。从项目开工以来,杨成森和他的团队一直驻扎孔荡村参加援建。

  阜宁建筑业管理局副局长王惠华每天都要到工地上督查项目质量和进展情况,在工地现场她告诉记者:“慈济基金会对援建工程质量标准高,要求严,专门派员现场督导项目施工,强化质量监控,为孔荡村灾后重建工作作出很大的贡献。”据王惠华介绍,整个孔荡大爱村工程投资逾1亿元,其中台湾慈济基金会捐助6000多万元,幼儿园、卫生室、环保教育站、停车场以及路灯、绿化等公共配套设施由地方政府投入。工程竣工交付后,房屋产权归群众所有,受灾群众只需带些日用品,即可免费拎包入住。

  “台湾同胞能够无偿援建阜宁灾区,身为家乡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尽心尽力把质量最好的房屋交到村民手里呢!”项目承建单位江苏恒健建设集团董事长孙荣说,为了保证房屋建筑质量,让受灾群众放心,我们专门聘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工程质量监查员。一旦发现问题,现场立即整改,毫不含糊。

  走进建设中的孔荡大爱村,一栋栋房屋错落有致,外墙颜色淡雅,呈现中式传统民居风格。“项目主体工程已于4月底全部结束,目前正在加紧进行内部装潢。按计划,该工程将于6月23日竣工交付,届时可安置282户受灾群众免费住进新居。”板湖镇灾后重建负责人、副镇长陆中浩介绍,大爱村住宅面积分50平方米、90平方米、120平方米三种。每户人家都有一方独立庭院,进深4米。记者推门进屋,只见屋内粉刷一新,地面铺有地板砖,卧室内挂着崭新的窗帘,厨房安装上了灶具和抽油烟机,卫生间里还摆放着洗衣机。

  “从一家一户上门登记,到每天来工地上监督管理,台湾同胞一直和我们风雨同舟。我们孔荡人永远忘不了他们的关爱和善心。”孔荡村党总支书记孔庆勉说,风灾发生后的第三天,台湾同胞就来到孔荡村抗灾救灾,帮助群众重建家园,直到今天都不曾离开。(孙凤志 王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