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繁體版

两岸农业合作区芍药园农业综合开发致富百姓

2017-04-06 10:00:00
来源:扬州市台办

  江苏省台办政府网站4月6日讯 “四月洛阳赏牡丹、五月仪征赏芍药”。位于海峡两岸(扬州)农业合作试验区分园区——仪征市枣林湾生态园内的扬州芍药园以全国最大面积的扬州市花——芍药的种植与加工生产为主要特色,拥有100多个芍药品种,全面展示了芍药的种植景观和文化底蕴,突出花海景观和芍药文化,堪称“中华芍药第一园”。自建园以来,合作区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坚持集中投入、持续扶持,有力地推动了芍药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影响,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

  依托资源优势,完善基础设施

  扬州素有“芍药之都”的称号,芍药既是一种花卉,又是一种可入药的中药材,生长适应性广泛,种植基础较好,扬州芍药栽培历史悠久,但由于合作区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的制约,只有小范围观赏种植。“一场大雨满冲流,洪水淹过庄稼头。半日无雨地生烟,禾不成穗家家愁。”这是合作区丘陵地带农业生产条件的真实写照。道路不畅和水系不通,是丘陵山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在芍药园内大搞道路铺设、农田水利建筑等基础设施配套,实现了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有效解决田间排灌问题,生产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呈现出新的面貌。

  围绕园区建设,促进资本投入

  扬州芍药园,由江苏泰成集团企业投资8000万兴建,地处长三角顶端,它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芍药园建园初期,由于丘陵地带改造成本高和对农业生产的不了解,投资商打起了退堂鼓,此时,农业综合开发就主动给予了立项扶持,提供财政资金补助,帮助芍药园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合理布局产业。伴随着芍药种植技术日益成熟,芍药产品营销逐渐走上正轨道,园区要扩大芍药种植面积,加之有很多芍药品种老化,需要大面积更新,这些都需要较强的资金实力支撑,虽然投资商追加了投资,但还是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要。此时,农业综合开发又一次及时地雪中送炭,积极立项,持续扶持,给予财政资金保障,帮助芍药园渡过难关。现在扬州芍药园已经形成以“背景林带、中心景观带、滨水景观区、芍药主题园区和休闲娱乐区”为主要内容的观光农业景观,成为合作区休闲观光、体验旅游的一大亮点。

  结合产业升级,提升科技含量

  在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下,现有优质芍药面积1000亩,每年五月份,扬州芍药园均要承办“中国芍药节”。通过与省农科院园艺所、南京农业大学、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扬州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芍药园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对已经老化的芍药品种,及时引进更新品种。近两年,芍药园由西向东至南面扩大更新种植名优芍药品种黄金轮、杨妃出浴、大富贵、紫凤朝阳、桃花飞雪、迟粉、银线绣红袍、种生粉、奇花露霜、莲台、紫凤羽、朱砂判、高杆红、铁杆紫、晴雯等。芍药园现在以芍药鲜切花为主产品,适当地发展了盆花,满足市场需要。另外,每隔三年芍药需进行分切根处理,保持正常株距,同时可获分切根副产品,对于分切根,根据当时芍药市场行情,决定直接销售或是扩大种植面积。

  今后,合作区还将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继续给予芍药园扶持,加强农业技术投入和创新,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不断引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引进加工生产线,发展芍药深加工,进行低温脱水芍药花瓣研制,开发芍药保健品和化妆品。

  发挥社会效应,带动农民增收

  芍药园的建设对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起着积极作用,是农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实现农业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打破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界限,园内芍药种植、观光旅游、加工销售、发展餐饮,可以同时涉及商业、饮食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共同发展,进一步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

  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大力扶持下,扬州芍药园的规模和效益得到了提高。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回报社会,带动农民增收。一是芍药园每年可为当地农民提供 6000-8000人次的打工机会,解决110人的长期就业问题,每个打工人员的年收入在15000元以上;二是通过农业开发项目的科技推广,邀请专家对农民提供免费技术培训,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操作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三是芍药园成立合作社,为周边农民提供芍药种苗,按标准回收鲜切花,可带动200多户农民发展芍药种植,帮助农民实现调优结构、增加收入,将芍药发展成仪征市的特色产业。(仪征市台办 陈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