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繁體版

淮安市构建“人才+”长效机制集聚台湾人才

2019-03-20 10:15:00
来源:淮安市台办

  江苏省台办政府网站3月20日讯 近年来,在建设国家级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淮安逐步实现由“台资高地”向“台智高地”的华丽转身,依托台资产业集聚,汇聚台湾人才的快车道逐步畅通,围绕台资产业集聚,打造台湾人才高地的基础更实、优势更足、引力更大。 

  构建“人才+政策”长效机制 

  《淮安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台资企业在淮设立研发中心,积极吸引台湾籍工程师和高层次人才来淮创新创业,参与淮安建设,打造“台智”集聚高地。在现有人才政策制度基础上,紧扣台资产业发展需求,创新台湾人才引进政策机制,突出台湾人才政策供给,确保政策围着人才转,人才因着政策来。一是理顺各个部门相关主体职能。科学划分台湾人才工作职能边界,防止出现盲点;加强部门协调机制,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健全考核机制,特别设计台湾人才工作考核量化指标,充分调动应用台湾人才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台资产业发展与台湾人才队伍建设相适应的新格局。二是突出市场主导,充分调动企业主体积极性。重点加强对台湾人才工作的法治化建设,明确政府与市场在台湾人才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和任务。针对地区台湾人才工作发展的差异,分类制定工作目标,实现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由行政命令推动向体制机制推动的转变。充分调动“介质”的作用,做到个体与集体相结合。针对台湾人才需求实际,优化党管人才的方式方法,强化台湾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明确不同主体和介质的职责,形成引育用留台湾人才从“单人舞”到“集体舞”、再到面上 “广场舞”的转变。 

  构建“人才+载体”的长效机制 

  筑好巢才能迎来金凤凰,平台载体搭得越宽,集聚的台湾人才就会越多。一是从介质层面,优化台湾人才集聚平台。促进现有开发区、科技园的转型升级,并依据各类园区加快建设功能性载体,让先前转移的台资产业人才作为台湾人才集聚的“领头羊”,引发“羊群心理”,致使其他台湾人才追随,吸引大量高端台湾人才和创新团队向淮安集聚。二是从企业层面,优化台湾人才集聚平台。鼓励企业设立科技研发中心、企业博士科研工作站、产业示范基地等,展开与台湾人才的合作交流,鼓励高层次台湾人才向台资产业集聚。台企敏实集团在淮设立敏安汽车研究院就是典型案例。三是破除“孤岛效应”,构筑台湾人才集聚平台。借助台商学院优势,自2016年起,淮安市台办与淮阴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密切合作,在台湾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和管理服务方面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共计吸引近百名台湾优秀青年人才到校任教。借助与台商学院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打造产学研合作中心,为台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持。建立研发微平台,推动台资产业要素优化集群发展。 

   构建“人才+金融”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人才金融,探索成立台湾人才金融扶持专项,为台湾人才来淮创新创业提供资金保障。一是探索实践财政后补助的政策扶持。支持台资企业自主决策、自主用才、先行投入,后由政府评价其市场前景,给予相应资助,帮其解决燃眉之急。二是探索实践由民间资本介入台湾人才市场的众筹模式。走民间众筹基金、第三方运作、政府监管的运作路子,引导建立属于地方的创投基金,为台湾人才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资助。三是探索实践奉献补偿和技术共享互融机制。依托中小企业互助基金的专业运作,专门建立台资产业关键技术研发补偿机制,以现有研究资料及阶段性成果换取风险补偿。四是探索科技与经济对接的报酬机制。紧扣台资产业发展需求实际,建立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推动企业通过股权激励调动台湾人才积极性。 

  构建“人才+环境”的长效机制 

  打造优质环境,为台湾人才提供暖心服务,确保台湾人才愿留、长留。一是优化服务环境。在签证、住房、交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整合现有人才服务的信息资源,建设“一站式”台湾人才服务平台和绿色通道,提供全面的政策咨询服务,增强人才公共服务能力,为台湾人才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二是提升文化环境。深入挖掘淮安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影响力,在台资产业集聚区域,融合淮安和台湾共通文化元素,建设一批综合性、多功能、有特色的城乡文化设施,营造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良好风尚,逐步建立起多元化、包容兼蓄的台湾人才聚集高地。三是打造生态环境。配合淮安“一区两带一枢纽”建设定位,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不断强化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为台湾人才学习工作、安居乐业提供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绿色宜居城市,有效提升在淮台湾人才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马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