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昆山就是试验区 试验区就是昆山

2020-12-25 07:53来源:昆山日报字号:       转发 打印

      ——聚焦“昆台融合发展”系列报道之四

  记者 李传玉 史赛 张田

  12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大屏上滚动显示着全球股票交易行情。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江苏省内首家科创板上市台资企业。

  这是上交所很普通的一天,却是昆台融合发展30年来非常生动的一个画面,更是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近8年来的又一新成果。

  砥砺奋进,春华秋实。昆台融合30年,5300多家台资企业、10万名台商台胞,融入了昆山“大家庭”。

  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昆山试验区建设近8年,当好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先行军。

  胸怀大局

  高站位打造两岸融合发展“最前哨”

  “两岸同胞同祖同根,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没有任何理由不携手发展、融合发展。”昆台融合发展30年走过的每一步,都在诠释着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2013年2月3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昆山试验区,赋予昆山对台合作先行先试的重要使命。在这份批复文件最后,一句“共同开创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蕴含着催人践行初心使命的时代新意。

  胸怀大局者,善开新局。近8年来,试验区为“共同开创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逢山开路、遇河搭桥。每年召开的部省际联席会议赋予试验区先行先试改革举措已达110多项,及时为试验区发展指明方向、化解难题、给予支持。

  为推动部省际联席会议精神在试验区落地、结出硕果,市委书记吴新明多次叮嘱有关方面负责人:“昆山因台资而兴、因台企而强,谋求更深层次对台交流合作,努力为台商台胞在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创造便利条件、提供舒心服务、营造优越环境,不断丰富昆台交流合作内涵,携手推动台企扎根发展、做大做强。”

  依托试验区建设,一项项先行先试举措落地生根,改革叠加效应持续助推昆台融合。全球维修业务惠及多家台企,向“修全球、发全球”转型;跨境人民币业务使得台企集团内部双向借放款规模突破220亿元,降低台企融资成本超8亿元;“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省内第一票落户昆山,有效降低台企内销成本;全国设立10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昆山位列其中……

  每次部省际联席会议都解决了试验区发展亟需破解的改革瓶颈;每次部省际联席会议后,试验区发展都迈上一个新台阶、升到一个新高度。比如第六次会议提出“支持昆山试验区立法”,目前《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条例》已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七次会议提出“昆山试验区扩大管理范围”,也已获得国务院批复,“昆山就是试验区,试验区就是昆山”即将圆梦。

  同根源共担当,促融合闯未来。试验区还积极推动经验互鉴和政策复制推广,高质量共建淮昆产业园,复制推广两岸职业资格互认等12条经验,转移项目10个,总投资15亿元。

  植根大地

  深层次构筑台资经济转型“桥头堡”

  昆山试验区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两岸产业融合发展闯出一条新路、提供可借鉴的现实样本。回望过去,试验区基本实现了这个初衷。

  “试验区建设牢牢抓住了昆台产业合作这个关键所在,不断壮实融合的根基。”试验区推进办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试验区深度诠释了“平台”概念,践行了“平台”理念,推动昆台融合纵深发展,成为台商成就事业梦想的沃土。

  推进贸易便利化,贯穿试验区改革探索始终。今年以来,昆山大力支持台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以捷安特为代表的台企内销旺盛,其中运动版和儿童版自行车销售火爆;沪士电子内销订单因5G基站需求扩大而出现明显增加;仁宝电脑因大陆平板电脑内需旺盛,产品供不应求。同时,昆山出台外贸企业增强动能奖补政策,支持外贸额达1亿美元以上的重点企业抢订单、扩外贸。仁宝、纬创、世硕三大龙头企业的订单稳定,外贸持续回暖;富士康、南亚、淳华、微盟等重点台企的外贸快速增长;统一食品等台企积极参与星巴克咖啡上下游配套,融入高端食品产业链内循环;富曜半导体、彩晶科技等参与迈胜质子项目配套,推动国产高端医用设备创新发展。前不久,世界最小医用质子加速器在昆面世,标志着国际先进质子医疗装备实现国产化。

  昆台同向发力,还促进台资产业项目深深扎根,开枝散叶。今年以来,昆山危中寻机、创新发展,鼓励台企立足自身技术优势,围绕新基建、新业态、新链条全面发力,寻找新机遇。目前,昆山台企新基建项目投资总额超100亿元。富士康投资10.08亿元建设5G毫米波连接器项目;南亚电路板(昆山)有限公司投资8.6亿元,用于IC高阶载板的技改扩建;嘉联益投资2.8亿元,抢抓5G技术应用新风口。台资项目增资频频,鼎昌鑫电子、康准电子、淳华科技等台企新增注册资本均在1亿美元以上。全市123家台企入围大陆台商千强名单;50家台企获批各类各级总部80家次;40家台企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台企上市挂牌,占全省“半壁江山”。截至11月,昆山今年新批台资项目180个,同比增长16.1%;增资项目64个,同比增长14.29%。

  传承大爱

  凝心聚力共铸血脉同源“一家亲”

  10月24日,第十届“昆山妈祖杯”海峡两岸慢速垒球邀请赛举行,包括233名台胞在内的400余名球员参赛。“受疫情影响,台湾本土选手无法参加,但是我们依然要把球赛办下去,把这份情缘延续下去。”昆山台协会荣誉会长、江苏省台商慢垒联盟理事长孙德聪表示,慢速垒球是台湾民间最普及的运动之一,镌刻着台胞的家乡记忆,昆山连续十年举办“昆山妈祖杯”海峡两岸慢速垒球邀请赛,对两岸同胞交流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

  “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这是今年很多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的一个特点,但在昆山,两岸同胞交流合作没有停、没有断、更没有少。

  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海峡两岸(昆山)马拉松赛、海峡两岸(昆山)人才交流合作大会等文化体育人才交流活动如约而至。即使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广大台商台胞依然是昆山最关心的亲人。昆山精心指导台企落实疫情防控部署,梳理台商台胞人员区域分布,召开台商座谈会,举办台企沙龙等,提振台商信心,推动台企复工复产。

  在昆山,两岸融合中的点点滴滴,使得台胞对大陆的认同感持续上升。立足试验区,昆山全力推动中央“31条”“26条”“11条”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创新推动具有昆山特色的“68条”“20条”服务举措开花结果。在昆工作生活18年的台胞许先生,成为苏州首位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港澳台居民,与昆山本地居民一样,按年缴纳养老保险费。13名台胞获江苏省、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3名台胞获苏州市、昆山市劳动模范,3名台胞获昆山市三八红旗手。频频出现在赛场、会场、舞台、奖台的台胞身影,传承传播着两岸“一家亲”的时代佳话。

  三十年间,从引进台资,到持续打造台商大陆“精神家园”,再到试验区建设,昆台加快走向深度融合。当前,“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的宏大蓝图已经绘就,昆山将肩负历史使命,勇当两岸产业合作最紧密、社会文化交流最深入、落实同等待遇最全面的样板区、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