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繁體版

苏州台企智能工厂初展“容颜”

2018-11-02 14:00:00
来源:新华网
  “通过采集温度、电流、震动等资讯,实时侦测机器状态,及时预测马达异常,推送维修、更换零部件合理时机。”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吴江IABG厂厂长余景豪介绍说,这是该厂“马达智能医生”的工作日常。

  这家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的台资企业今年进行了产线智能化改造。与三年前相比,工厂直接用工从42人减到5人,车间占地面积从300多平方米降至100多平方米,产能反而增长了40%。

  在海内外产业发展新形势下,作为苏州市电子制造业中流砥柱的台资企业纷纷运用机器人、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科技成果打造智能工厂,通过技术革新积累新的竞争优势。

  位于苏州昆山的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是两岸知名的轮胎企业。2015年,正新橡胶自主开发第一条智能生产线,以信息化和自动化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品质,降低劳动隐患。

  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传统轮胎业中一些工序靠人工操作,产品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机器人的使用把员工从噪音大、温度高、强度大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在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的“头等舱”操作间内,操作人员坐在椅子上拼装产品,一旁的自动传送装置顺畅地把拼装好的部件送走,并送来新的组装材料。操作间上方,扬声器中音乐缓缓流淌……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振明说,运用自动化智能化系统辅助后,由以前6个效率参差不齐的操作工生产一个产品,转变为1名高效率的操作工掌控6道工序,年生产效能提升30%以上。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公司人数顶峰时超过1.4万人。经过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后,公司2017年减少900多人,今年减少1300多人。

  这些台资企业的负责人均认为,智能工厂虽是应对近年招工难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并非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要用新技术提升人的价值,实现人机协作。

  苏州是大陆台企最密集、台资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5月底,全市台企总数达到11286家。苏州市台办主任杨军表示,该市将继续激发台企技术升级、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广泛开展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两岸产业在更深层次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记者 刘巍巍)